2017年第44期 总第494期

 本站    2017/10/10 11:12:30    

学校召开今年下学期第二次校务办公会

928上午830-11:00,陆晨校长在西校区25104会议室主持召开了2017年下学期第二次校务委员会(扩大)办公会议,研究决定了如下内容:

一、会议根据教育部第41号令,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审议通过了对应教育部41号令的《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学生奖励办法(讨论稿)》、《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学生违纪处分办法(讨论稿)》,这是对《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学生管理规定》(七章97条),以及与此相关联的《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学生考试违纪作弊处理规定》等相关内容的细化,会议提出了修改意见,决定经修改后发布。

二、会议听取了督评办关于前段迎接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工作情况的汇报,形成了院办发201738号文件,分管领导作了强调。陆晨校长要求,各单位要按分工抓好基础工作,一定要在年底完成各项评估资料及硬件软件建设,10月份抓紧联系省教育厅有关部门,进行一次预评估,督评办要向各单位下达纸质通知,加大督促力度。同时在本学期要根据分工继续抓紧落实年初制定的全年工作计划,力争到本学期末交出满意的答卷。

三、会议指出:国家对高校的管理越来越规范,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更要注重学校出台文件的规范性、完备性,注重工作的实效性,学校所有部门和人员要共同做好教育教学和学生工作,为学校发展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主持:陆晨,出席:李钢、夏维福、王文龙、李新华、谢自强、李旋旗、李红波、汪金良,列席:晏初宏、刘良科、李凯中、田贵武,胡承德、彭进香、任英姿、李波,记录:王富松、梅艳。                                             (校办)

设计艺术学院召开模型与构成课程教学专题研讨会

25日晚,设计艺术学院在环境设计实训基地召开了模型与构成课程教学专题研讨会,旨在对上学期的模型与构成课程以及前几天“2017模型与构成作品展”进行总结,找出成功经验,发现不足并探寻改进的方法。

参加会议的有院长田贵武副教授、副院长周志伟、院长助理单炯以及设计艺术学院所有专业课程教师。会议由周志伟主持,各任课教师先后发言。环境设计“空间结构与模型制作”课程负责人陈洁老师发言说:“在教学中需重视学生们对空间的理解和对空间尺度的体会,同时通过模型制作让学生去理解构图的形式法则,以及对材料的形态、性能的认知,加强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训练。”

杨敏、陈美玲等老师也针对自己所教课程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大部分学生对数据的把控能力较弱,出现过一些方向性的偏差,并希望以后将模型展出场地安排在展厅,这样效果会更好。

针对立体构成课程,刘胜文老师指出:“在设计中,创意才是最重要的,应更重视学生的创意思维发展,希望老师们的教学内容能更加丰富多彩”。陈成老师表示非常赞同刘胜文老师上期末在班上进行的一场“头脑风暴”活动,先出方案,再动手,效果最佳。陈成老师提出了学生分组制作过程中个别学生参与度不够、依赖心重等问题。蒋延华老师从另一个角度认为:虽然分组制作可能会“养懒汉”,但分组团结合作的能力培养仍旧不可忽视,老师应在这些方面多多交流。

周志伟对模型与构成展进行了总结。他认为:本次模型与构成作品展整体上上了一个新台阶,今后,主题可以更多样化、实用化,制作流程上应多与企业生产接轨。

田贵武要求教师在教学方面一定要认真严谨,严格要求学生,实施教学时真正重要的不是讲课,而是对话。作为老师,一定要持续性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文化功底要扎实。

会议最后由院长田贵武颁发优秀指导教师奖,获奖教师有赵鑫斓、陈成、刘胜文、杨敏、杨彩云五位老师。

此次研讨会极具针对性,有利于教师们的自我总结及反思、一起交流中共同提高成长。在极大程度上的促进教师教学方式方法公开化、透明化,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

(设计艺术学院)

师生演绎“钢管曲”

928下午4点多钟,董事长李少夫一声号令,教职工立即响应,军协学生等也积极参与,100多人经过2个多小时艰苦努力,环绕在西校区新修宿舍第47栋墙根的1000多根支撑架钢管搬运完毕,师生共同演绎了一首新“钢管曲”。

根据西校区新修宿舍工地反映,因第二天要取土填土,为不影响施工进度,需紧急搬开1000多根支架钢管,李少夫当时即立断,号召教职工义务劳动搬运。于是通过微信群里喊话等提出了号召,听到的教职工闻风而动,迅速赶到工地挽起袖子就搬抬起来。校长助理李红波边跑边打电话动员,不一会在西校区听到的教职工一下子来了30多人,设计艺术学院田贵武院长带头来到工地,该院跟着来了不少。杨明红老师手指划出了血,包扎了一下,仍没离开工地。东校区的也迅速跑来,军协“猎鹰中队”在汪鹏辉副部长的带领下迅速来了30多人,他们不怕苦累,敢啃硬骨头,泥多的地方他们抢着干,埋得很深的钢管他们抢着挖,干得出色。学校的宿管老师在丁德珍副处长的带领下来了20多人,个个干劲大而且会干。在劳动现场女教职工毫不逊色,刘金娥老师等受到广泛赞扬。由于热火朝天工地气氛的感染,包括军协成员在内有不少学生自动参加。李少夫一边为大家鼓劲助威,一边表扬能吃苦卖力的人员,还不时将劳动场面发到校园微信群里,还让年龄较大人员专门进行宣传报道。从下午4点多钟到近7点钟经过大家的艰苦努力,1000多根钢管拆搬完毕,胜利的喜悦忘却了饥饿和疲劳。李少夫赞扬说,这次义务劳动是对快速反应能力的最好检验,经检验,我们这个队伍完全合格满意。      (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