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应院办发〔2017〕59号教职工工资及课时津贴核算暂行规定
为充分体现民办机制,倡导按劳取酬,鼓励多劳多得,鼓励职位竞聘上岗,逐步完善工资待遇和计酬办法规范、透明,特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一、教师工资标准
1.专任教师工资计算标准:
标准 职称 |
年薪标准 (元/年) |
课节标准 (元/节) |
备注 |
教授(博士) |
80000-100000 |
150 |
加超课时津贴 |
副教授(高工) |
60000-80000 |
120 |
加超课时津贴 |
讲师 |
48000 |
70 |
加超课时津贴 |
硕士 |
40000-45600 (3330、3500、3800) |
70 |
加超课时津贴 |
(从事教学岗位的硕士、博士来校工作满一年的,从起点工资加200元/月、满二年的加400元/月计发。)
2.兼课教师工资计算标准(元/节):
|
硕士 |
讲师 |
高级讲师 |
副教授(高工) |
教授(博士) |
80 |
90 |
100 |
120 |
150 |
实验、实训、图书馆员等岗位标准另定,暂时参照行管人员标准执行。
3.助教及无职称教师课时工资标准:
|
本校教龄一年 |
本校教龄满一年~四年的 |
本校教龄满四年以上的 |
||||||||||||||||
专任教师(底薪1000元/月) |
30 |
35 |
40 |
||||||||||||||||
兼课教师(无底薪) |
50 |
二、行管人员工资标准
级 |
岗位、职务 |
年薪 |
月薪 |
级 |
岗位、职务 |
年薪 |
月薪 |
0 |
|
(协议年薪) |
|
19 |
校、院、处、科领导 |
45600 |
3800 |
1 |
校、院、处、科领导 |
120000 |
|
20 |
44400 |
3700 |
|
2 |
110000 |
|
21 |
43200 |
3600 |
||
3 |
100000 |
|
22 |
科员、干事 |
42000 |
3500 |
|
4 |
90000 |
|
23 |
40800 |
3400 |
||
5 |
80000 |
|
24 |
39600 |
3300 |
||
6 |
70000 |
|
25 |
38400 |
3200 |
||
7 |
60000 |
5000 |
26 |
37200 |
3100 |
||
8 |
58800 |
4900 |
27 |
36000 |
3000 |
||
9 |
57600 |
4800 |
28 |
34800 |
2900 |
||
10 |
56400 |
4700 |
29 |
33600 |
2800 |
||
11 |
55200 |
4600 |
30 |
32400 |
2700 |
||
12 |
54000 |
4500 |
31 |
31200 |
2600 |
||
13 |
52800 |
4400 |
32 |
30000 |
2500 |
||
14 |
51600 |
4300 |
33 |
28800 |
2400 |
||
15 |
50400 |
4200 |
34 |
27600 |
2300 |
||
16 |
49200 |
4100 |
35 |
实习、试用 |
|
2000 |
|
17 |
48000 |
4000 |
36 |
见习 |
|
1000 |
|
18 |
46800 |
3900 |
|
|
|
|
三、基本工作量及超工作量计算办法
1.专任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1)专任教师要满足基本工作量,其课时数为本科每周12节或专科14节;同时承担本、专科教学课程的教师,其本科课节按1.16的系数折算成专科课节,再加上所上专科课节后,减去基本工作量周14节后,超过的课节按其职称的课时标准全额计发;未完成周12或14节基本教学工作量的,按其职称的课时标准予以扣发。(上大课的按系数折算后再按上述办法计算)。
(2)研究生、讲师专任教师工资=月基本课时数工资+月超基本课时数工资(或减去月不足基本课时数工资)。
①月基本课时数:指承担专科教学任务56节(或本科教学任务48节,按1.16系数折合为56节);
②月超基本课时数:指承担专科教学任务超过56节、或承担本科教学任务(本折专后)超过56节,或既承担专科教学又承担本科教学任务(本折专后)超过56节的月超基本课时数;
③月不足基本课时数:指月课时不足56节(本折专后)为月不足基本课时数。
(3)实验实训人员的基本工资标准,比照科员、科长档次标准+超课时津贴。寒暑假只发1000元的基本工资。
2.行政管理人员工作量计算办法
(1)拿年薪的行管人员在所属专业有课时,要求每周上4节课,不另计津贴,超过部分按其职称标准减半计算课时津贴。
(2)非年薪制行管人员兼课原则上要求每周不超过4节,课时津贴按职称全额计发,超过部分减半计发。
(3)因特殊情况,个别课程无人承担,需临时由行管人员或辅导员承担的,应报人事处批准或确认后执行,其课时津贴按职称课时标准全额计发,未履行审批手续的按第(2)款处理。
(4)行管人员转为教师岗位的,按教师岗位课时津贴计发工资。
(5)行管非副高以上职称人员工资=基本津贴+16课时之内×课时标准+16课时之外课时/2×课时标准。
(6)副高以上职称、博士学历行管人员工资=基本工资+16课时之外课时/2×课时标准。
以上计算标准、方法均遵从现行“表格计算公式”。
四、兼职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
兼职教师工资=课时数×课时标准。
五、辅导员(班主任)工作量计算办法
辅导员(班主任)承担教学任务的,周课时量由所在院(部)根据其所带班工作量酌情合理安排,课时津贴全额计发。
1.月津贴标准:每生22元,其中2元为浮动奖金;
2.带一个班的专任教师,上、下班可不参加打卡,但学校组织活动、会议未经向组织者请假获批准而擅自缺席的,其当月浮动奖金为0;
3.月工资:
(1)基本津贴=学生人数×每生津贴标准;
(2)浮动奖金;
(3)课时津贴。
4.寒暑假工资:
(1)非研究生学历或讲师职称人员=学生人数×每生津贴标准,不足1000元的补齐1000元;
(2)签订协议的硕士或讲师人员其学生人数×每生津贴未达协议标准的,补齐到协议标准。
六、宿舍管理人员津贴
按照学生数每生1.3元标准,由学工处按规定考核计发(另有底薪)。
七、校龄津贴
从来校工作满一年起,按照15元/年标准,按月计发校龄津贴,达到20年不再增加。
为入职者按照相关规定购买“五险一金”。
为住校工作者免费提供合适住房。
八、其他服务、经济、承包部门以及与学校另行签定协议(合同)者均按协议执行。
提倡和鼓励其他部门按照协议计额、计时、计量和承包发放工资。
九、本暂行规定从2017年9月1日起实施,由董事会和人事处负责解释。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办公室
2017年10月16日
主 送:校属各单位 抄 送:校领导 |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办公室 2017年11月6日印发 |